close


剛剛無聊上網看了一下「假日登山隊」的網頁,看看有沒有啥好玩的行程,結果在「單車」項目中發現了一篇文章,把我給嚇死了。

標題是「騎單車一定會瘦嗎?騎得越猛瘦得越快?錯!錯!錯!」天啊~ 這個標題震撼了我非常久啊...我這一個月來心中的疑惑與納悶,居然被這標題給一瞬K到。

話說七月六日買了小白(GIANT - IUGANA)之後,就開始了猛騎的日子,日也操眠也操(台語),就是為了流汗、瘦身(加上我晚餐幾乎是不吃的),可是,騎了一個月下來,也沒瘦多少啊! 體重機的指針幾乎沒有啥變化,害我一度認為它是壞的  於是跑去我媽的房間用她的體重計,ㄝ... 數字沒變,再跑去樓下我堂妹的房間,再量一次...還是沒有變 真想把體重計給扔了啦........

只有在騎完巴拉卡之後,那數字有下降一點點,但是隔天它又跑回來了啦!! 

好吧,言歸正傳,來談談我看到的那篇文章吧。「騎單車一定會瘦嗎?」內容大致如下:

運動的時候,身體的能量來源:醣、脂肪、蛋白質。醣在氧供應充足或不足時都可以分解來提供能量,而脂肪和蛋白質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運動條件下才能分解供能。也就是說無氧運動,肝醣消耗得多;而有氧運動脂肪消耗得多。

當你運動強度越高的時候,脂肪的燃燒率越低,相反的,強度越低的時候,脂肪燃燒率越高。MHR(最大心跳數)在60%-70%左右的時候,脂肪跟醣份的燃燒大概是1:1。

最大心跳數的算法是(220-年齡):例如,50歲的郎哥 (郎哥,你很年輕哦!) : 220-50=170HMR(所以,郎哥啊,心跳不要超過170哦!)。

所以說,假設你去騎高強度路線,比如說騎花蓮新城-南投埔里加上天祥-關原,總共燃燒了將近6000大卡的熱量,看起來很可觀吧?但是你要想想看,這6000大卡裡面是用什麼轉換出來的,是醣份還是脂肪呢?結果很可能大部分是肝醣換來的。因為心跳區間都很高,雖然脂肪也有燃燒,但是比例可能很低!
哇賽,這樣騎還瘦不了,天理何在啊...

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經驗,就是騎完車體重直接少掉1-2KG,不過那是缺水造成,兩天後體重就回來了。
來看衛生署建議的健康333運動方式是:

1.心跳130下:做有氧運動時,心跳要達到每分鐘130下才可以消耗熱量、燃燒脂肪。

2.時間30分鐘:運動最初5-10分鐘為無氧階段,燃燒脂肪有限,持續20-30分鐘,肌肉內之游離脂肪酸的使用才會增加。

3. 每週至少3次

所以, 如果你是為了減重而騎車的話,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慢慢騎個1小時,騎河濱自行車道或平路都可以,記得要騎得優雅、騎得臉不紅氣不喘,心跳才會在130左右。這樣的減重效果應該會比平常都不騎,然後假日的時候來個很猛的騎騎團,外加很爽的吃吃團,好得多喔!

好了,以上綠色字體就是那篇報導的內容,看完之後,我還真的有點Shocked. 平時我就愛騎快,因為我是不容易流汗的人,一定要讓自己很喘才會流汗,而且啊,我的汗從來都不從額頭流下來,全部從「人中」冒出來,「人中」知道吧...就是在鼻子與嘴巴的中間啦。所以,我都會在左手上帶手腕套,目的不是防手腕受傷,而是用來擦汗的,哈哈! 我不是在擦鼻涕哦...   其實綁一條頭巾在手上也行...呵呵~

謝謝觀賞本文,下課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ee5205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